連日來,上海的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幫助這座城市渡過難關共同抗
支援上海的渦陽醫療隊
連日來,上海的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幫助這座城市渡過難關共同抗擊疫情,成為大家共同的心聲。在各大媒體爭相報道“援滬醫療隊”的同時,一張寫有“干扣面” “酸湯雞蛋”“豆芽茶”的大白照片卻悄悄刷爆了朋友圈。
“小姑娘你是不是餓了啊?咋還帶著面來呢?”,因防疫服上寫有“干扣面”“酸湯雞蛋”等菜名,每當出任務時都會有一些市民善意調侃著來自渦陽縣的醫護人員。每每被調侃的時候,她們都會解釋說,這是來自家鄉的食物,味道可好了。
其中寫著“干扣面”的隊員叫吳晗晗,是渦陽縣丹城鎮衛生院的一名醫護人員,3月29日,收到抽調通知后,丹城鎮衛生院沒有考慮她,但是她看到信息后主動向院里申請報名,希望能夠參加援滬醫療隊。
“考慮到她家有兩個小孩,大的6歲,小的才3歲,院里就沒考慮讓吳晗晗參加援滬醫療隊。但她說,小孩子總要長大的,而且上海也急需醫護人員支持,最后院里同意了她的申請。”渦陽縣丹城鎮衛生院院長王顯著介紹說。
據吳晗晗介紹,渦陽援滬醫療隊到上海之后,就開始分組執行核酸采樣任務,兩人一組,每次都是早出晚歸,最多的一次一人采集了1400余人次,工作到深夜12點才結束。
在隊員們共同努力下,每一次的任務都能順利完成,但是有一件事讓吳晗晗一直記在了心里。
“在執行任務中,總有市民把‘渦陽’讀成‘wō陽’,把亳州讀成毫州,每次都要解釋一番。一次聊天時聽到有隊員說想吃家里的特產,我就想著是不是可以在大白的背上寫家鄉的食物,既可以讓隊友感覺親切,又可以告訴大家亳州渦陽的正確讀法,同時推薦家鄉的美食。”吳晗晗說,這個想法得到了隊友的支持,于是“干扣面”三件套在上海成功“出圈”。
從那之后,渦陽援滬醫療隊出任務的時候,總會有“幾道菜”的身影“混入”醫療隊里。每次別人問起的時候,她們都會細心地解釋,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推薦了家鄉的文化和美食。
據了解,渦陽第一批援滬醫療隊選派人員來自渦陽縣兩家縣級公立醫院、25家鄉鎮衛生院、13家民營醫院,80%都是90后年輕工作人員。截至日前,渦陽第一批援護醫療隊先后支援了臨汾街道、安亭鎮、楊浦區、靜安天目西、石二街道,共采集標本350000余人次,目前,仍駐扎在上海市靜安區,隨時準備接受下一次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