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安徽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為配套鄉村生態振興實施方案,我省制定了《鄉村生態振興試點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到2025年,我省農村生態環境系統治理機制基本建立,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初步形成,農村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實施方案根據“嚴防輸入、治理修復、利用轉化、理念提升”思路,確定六項重點任務: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禁止污染向農村地區非法轉移;促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加強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推進優質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提升生態文明理念。
根據《建設方案》要求,2022年,各市推選1個鄉鎮、4個不同鄉鎮的村開展試點。2023年,各市再推選1個鄉鎮、4個不同鄉鎮的村開展試點,實現生態振興試點鄉鎮或試點村建設縣級全覆蓋。總結推廣試點建設經驗,2024年新增150個左右生態振興試點鄉鎮或試點村;到2025年,試點鄉鎮或試點村建設覆蓋50%左右鄉鎮。
此外,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2021年我省首創以互聯網平臺對重點排污單位精準普法模式“環企精準云普法”,同年11月份選取宣城市作為試點市,在218家重點排污企業中推行該普法模式。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孫艷輝介紹說,“企業守法意識大幅提升,環境違法數同比下降”,2021年1至3月份,宣城市重點排污企業違法行為發生數量為6起,2022年1至3月份,轄區內重點排污企業違法行為發生僅1起,同比下降83.33%。
據統計,今年3月起,該普法模式擴展至全省16個省轄市3000余家重點排污管理單位的經營管理人員。記者 徐越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