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防火期(2021年9月15日-2022年4月30日),我市森林防滅火形勢總體平穩,未發生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目前,我市已建成狐尾山仙岳山森林火情預警處置系統,實現島內林區覆蓋90%以上,島外四區監控覆蓋率今年年底力爭達到75%。
這是記者上午從市森林防滅火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上一輪
筑牢“防火墻” 重點時段實現零火情
市應急管理局介紹,從去年9月15日以來的這輪森林防火期,市森防辦牽頭抓總效能,全市上下各級共同努力,認真完成了火源管控、隱患排查、宣傳教育和應急準備等各項任務,森林防滅火形勢總體平穩。
在筑牢森林“防火墻”方面,全市加大林火阻隔系統和基礎設施建設,新拓建生物防火林帶55.87公里,維護防火道路128公里、防火林帶90公里。分別投入了1504萬元、230萬元建設兩山消防管網和裝備物資儲備點。
在護林員隊伍建設方面,去年我市新增護林員210人。在森林高火險期以及國慶、元旦、春節、清明等重點時段,通過增設臨時哨卡、增派臨時護林員、加大巡查巡護頻次,有效進行火源管控,實現了這一輪防火期重點時段零火情目標。
此外,扎實開展野外火源治理和查處違規用火行為專項行動,累計出動巡查組533個,排查整改完成一般隱患116處,制止野外燒雜45起,批評、教育、處罰643起吸煙、攜帶火種等違規行為,追繳罰金25000元。
這一輪
組織開展應急綜合演練
推進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
在剛開始的這一輪森林防滅火期(5月1日到9月15日),我市森林防滅火工作重心將轉入基礎能力提升期,主要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和隊伍建設兩大領域展開工作。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重點推進森林火情預警監測系統、防火道路、水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森林火災應急處置能力。
在隊伍建設方面,今年8月份,市應急部門將組織開展“綠盾—2022”廈門市森林火災撲救應急綜合演練,通過演練來全面檢驗我市森林防滅火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各級森防指成員單位應急聯動響應機制的科學性,以及各級隊伍協同撲救的實戰性。
【安全提示】
進入林區
應自覺交出火種
應急管理部門提醒,嚴格控制野外生產用火,必須的農事、林事生產用火,要認真執行用火審批報告報備制度。進入林區,特別是廈門山海健康步道、旅游景區、森林公園等,應自覺向森林防火檢查站或護林防火哨卡交出攜帶的火種。
【名詞解釋】
森林火情預警處置系統
狐尾山仙岳山森林火情預警處置系統,即針對狐尾山、仙岳山的預警監控系統。在兩山周邊10處高樓樓頂分別部署10臺雙光譜熱成像高清智能攝像機。依據熱成像識別火源、可見光識別煙霧技術,可遠距離感知溫差面積3平方米的火源,同時攝像頭前端搭載有62倍光學變焦、GIS火點定位系統等功能,可實時將告警的位置發送至處置平臺,實現3公里熱成像、5公里可視消防。(記者 呂嘉捷 通訊員 楊世良)
關鍵詞: 狐尾山仙岳山 森林火情預警處置系統 森林火災 森林防滅火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