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州地鐵公布了在建線路的最新進度,位居前三的線路為全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78%的11號線,完成70%的7號線二期(大學城南-水西北)、完成65%的3號線東延段(番禺廣場-海傍)。
地鐵11號線作為串聯中心城區的大環線,近期貫通多條隧道。其中,大金鐘至廣園新村至梓元崗區間(以下簡稱“大廣梓區間”)右線隧道、鶴洞東至沙涌至芳村大道東區間右線隧道均實現貫通,標志著兩個區間順利實現雙線貫通。此外,流花路至彩虹橋區間右線隧道、彩虹橋站兩條頂管通道也順利貫通。
由于線路各站點及區間隧道均位于交通要道或重要場所,且多次下穿既有地鐵線路、市政工程建構筑物、自然地貌等,地質條件復雜多變,施工推進異常艱難。大廣梓區間的盾構機自大金鐘站始發,途經廣園新村站后,到達梓元崗站。該區間地下水豐富,溶洞發育強烈,最大溶洞平面面積達510.2平方米,最大串珠狀溶洞高19.5米,盾構施工安全風險高、難度大。
流花路至彩虹橋區間的盾構機從彩虹橋站始發后,依次下穿在建地鐵線路、綜合管廊、湖泊、暗渠、大廈和劇院等,最后在人民北路下方到達流花路站,區間存在兩處地質斷裂帶。彩虹橋站的頂管通道,與東風西路及東風西路高架相交,附近地下管線復雜,其中一根主供水管直徑達到1.8米,距離管頂僅5.9米,施工對地表沉降和管線的控制保護要求極高。
針對盾構始發所面臨的困難,項目部多次邀請外部行業專家召開專題研究會。在施工過程中,建設者們保持“地面+地下”24小時全程盯控和巡邏,確保盾構掘進和地面建構筑物始終處于安全狀態。
據了解,11號線(市區環線)32座車站中,2座已開通,14座已封頂,15座正在進行土建施工,剩余1座在進行前期準備;32個區間中,1個已建成開通,14個已貫通,15個進行土建施工,剩余2個進行施工前準備。(注:以上車站名稱僅為工程暫定名稱,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準公布為準)(記者李天研通訊員曾智威、周會媛、江杰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