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精心設置實踐崗位。一方面,以村為單位,全面摸排郎溪籍在外就讀大學生,并廣泛宣傳發動,鼓勵暑期返郎大學生積極助力家鄉建設。結合學生就讀專業,逐個登記學生實踐崗位意愿,努力實現人崗相配。如,在縣法院進行暑期實踐的7名學生,5名就讀法學相關專業;已接納2名安徽醫科大學學生在縣中醫院實踐實訓。另一方面,多次召集各鎮(街道)團(工)委書記、組織委員,依托鎮情實際,設置安全治理員、綜治宣傳員、為民服務代辦員等基層一線崗位;縣直部門、行業根據工作職能,設置臨床實踐、司法輔助、自建房排查等崗位。截至目前,累計發布崗位需求人數1254人,已到崗人數446人。
圖:安徽中醫藥大學宗金盼在郎溪縣中醫院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貼心提供“點單”服務。根據地方傳統文化、經濟發展模式架構、陣地建設、人文景觀等,制定《郎溪縣精品項目點單冊》,分為“經濟發展篇”“鄉村振興篇”“基層治理篇”“文化教育篇”“美麗鄉村篇”,內容包括蘇皖合作示范區和“一地六縣”合作區郎溪展示中心、電商直播基地、觀天下景區、“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累計挑選30個點位,向有意愿來郎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學生、團隊,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式展現郎溪發展新面貌。
圖:團郎溪縣委制定精品項目點單冊
圖:團郎溪縣委為暑期社會實踐大學生準備“實踐禮包”
圖:“青春郎溪”微信公眾號開設“我們的基層生活”專刊
圖:開發11個兼職團干崗位
暖心選樹典型榜樣。走訪關懷首批到崗大學生,并送上“實踐禮包”,包含一枚團徽、一支筆、一本工作日志、《中國共青團史稿》《榜樣的力量》及口罩、消毒洗手液及“團團”宣傳扇等日常物品,鼓勵學生在基層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在工作中不忘做好個人防護。同時,注重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充分挖掘吸納優秀青年大學生擔任兼職團干部,目前,鐘橋街道、十字鎮、紅星村、管村村等11個鎮村、街道發布兼職團干崗位,已報名8人。此外,在微信公眾號“青春郎溪”開設專欄“我們的基層生活”,記錄基層點滴,展現青春風采,累計發布心得體會10條。
(團郎溪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