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出具《上海寬娛數碼科技(300079)有限公司等與中籃聯(北京)體育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民事裁定書》。裁定書顯示,因嗶哩嗶哩(“B站”)未經授權便大規模向公眾提供2019-2020賽季CBA聯賽賽事視頻的點播服務,中籃聯公司以侵犯其信息網絡傳播權為由,將嗶哩嗶哩的經營者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起訴至北京市知識產權法院,并索賠4.06億元。
據資料介紹,2019-2020賽季,CBA授權的新媒體賽事版權合作伙伴共有3家,分別是咪咕、騰訊、優酷,B站并不在其中。因此CBA公司認為B站大規模向公眾提供賽事點播屬于侵權行為。CBA公司認為B站曾作為上海男籃的贊助商,也曾在2017-2018和2018-2019賽季同CBA公司簽署《CBA聯賽比賽視頻授權協議》,非常清楚未經授權向公眾提供CBA點播視頻屬于侵權行為,屬于主觀故意侵權。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體育競賽表演活動規模約為318.4億元,體育直播用戶規模為1.38億人,且均在持續增長。多名專家表示,盜播從中獲得的巨大利益可謂“肉眼可見”。如參考海外數據,根據一份行業研究報告,盜播給英超俱樂部每場比賽至少帶來高達100萬英鎊的損失,西甲官方認為盜播一年造成損失超4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6月,新修訂的《著作權法》正式生效。新《著作權法》完善了“作品”的定義,將原先“電影及類似電影攝制手法作品”修改為“視聽作品”,用以回應新類型作品的現實需要,特別是短視頻等。此次修法還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提高侵權行為的違法成本。
“在新修訂的《著作權法》頒布之前,像短視頻、體育賽事、游戲主播的解說這一類很難用法律去保護,因為對于這些作品的界定,過往的法律是沒有明確地給出作品的定義,例如體育賽事只是把它定性為錄像制品,引起很多爭論,所以用《著作權法》去保護這一類作品確實有難度。那么新的《著作權法》生效以后,短視頻、體育賽事、游戲、解說這一類都稱為視聽作品,對視聽作品的保護力度大大提升了,所以現在類似這種轉播體育賽事沒有經過授權的,就是侵犯了制作者的視聽作品的著作權。”深圳市版權協會常務副會長、深圳市知識產權專家委員會專家陳彥表示,按照現在新的《著作權法》,如果節目里面的廣告收益,包括其商業行為帶來了巨大收益的話,可以主張懲罰性的賠償。(記者 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