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炎炎夏日,位于蚌埠市高新區的凱盛科技超薄柔性玻璃二期項目建設正酣,2號廠房及動力中心已經完成土建竣工驗收,正在進行內部凈化裝修。
這是凱盛科技集團面向柔性顯示發展和柔性材料進步方向布局的重要大規模工業化柔性玻璃生產項目,將迅速推動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規模優勢又一戰略性項目。
“超薄柔性玻璃作為折疊手機的核心材料,是柔性折疊蓋板未來發展方向。項目在玻璃原片到成品全部工藝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實現了完全國產化的超薄柔性玻璃蓋板產品工業化制造,公司自主研發出高強度柔性玻璃原片及成形加工技術,形成了國內唯一覆蓋‘高強玻璃—極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國產化超薄柔性玻璃產業鏈。”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高技術產業科負責人說。
按照縱向產業價值鏈和橫向產業集群兩條路徑,大力發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綠色食品、文化旅游和數字創意等六大新興產業,全面繪制產業鏈圖譜和“雙招雙引”施工圖,按圖索驥、專班推進。來自市發展改革委數字顯示,1-6月,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398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達50.3%。
培育壯大戰新產業,離不開一個個業態新、層次高、帶動性強的項目做支撐。今年以來,建立“市長、常務副市長、分管市長、市直部門”四級調度機制,點對點、面對面、長對長、實打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做大增量,弗迪電池等29家企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新增產值32億元,拉動全市增長7.5個百分點。威迪智能新材料生產線等66個新興產業項目竣工投產,累計完成投資203.6億元。累計實施凱盛科技超薄柔性玻璃、壹石通電子通訊用功能粉體材料生產基地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86個,完成投資55億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項目32個,完成投資23億元;硅基生物基等新材料產業項目38個,完成投資21億元。
在資金支持方面,今年以來已累計爭取“三重一創”、支持生物基新材料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等資金2.07億元,惠及企業23家,支持項目27個,預計年新增產值105億元。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著科技創新的方向,也代表著產業發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綜合效益好等特征。”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陶廣生表示,我市將根據國家產業布局和資金投向,加大銜接力度,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省計劃“盤子”,同時,在規劃選址、用地報批、征地拆遷方面,加大服務力度,推動大項目、好項目加快落地。
融媒體記者 楊露露 通訊員 張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