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長期以來,鄉村基礎教育階段大多數教師一邊受到學習渠道、資源等因素的限制,一邊對于自身理論和專業的提升又有很大的需求。如何更有效地發揮名師的示范引領作用,作為全省推行鄉村首席教師的試點縣,定遠縣積極探索試點工作方法,完善工作制度,形成了上下聯動、廣泛參與的工作推動機制,用自己的探索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鄉村有了首席教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是推行鄉村首席教師的第三年,根據前段時間縣教體局召開的鄉村首席教師三年工作總結交流分享會要求,最近我正在帶領工作室成員一起完善一下這本我們自己制作的手冊,主要是我們工作室這三年來的工作成果展”。定遠縣爐橋中學副校長、高級教師韋鳳娣說的首席教師工作室,就是2019年8月由定遠縣教體局掛牌的安徽省首批鄉村中小學首席教師工作室,這樣的工作室,定遠縣共有40個。而這些首席教師工作室的主理人則由韋鳳娣等40名優秀資深教師擔任。
首席教師工作室的“領頭人”確定好了,那么工作室成員的組建成了40名首席教師考慮的第一件事。當時已經有28年教齡的定遠縣齋朗學校高級教師李文慧分享了她當時的做法。“申報首席教師成功后,我負責的是定城片區這邊九所學校的聯系,為了選出合適的工作室成員,我特意將片區內九所學校的青年教師單獨摸排整理出來,然后逐個打電話,將有意愿加入的老師集中召集開會。大多數老師聽到后都十分愿意,到最后還出現很多老師想加入因為工作室成員名額有限沒能加入進來的情況。”李文慧介紹道。
首席教師工作室組建之后,如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具體該怎么做,定遠縣永康小學教育集團教師邵國輝有著他的“妙招”。“我們工作室既有理論學習、專題講座,又有名師示范課、學員研討課;既有課堂改革、模式創新,又有課題研究、校本課程研發。大多數學校已經有一套完善的教研活動計劃,包括公開課活動、課堂觀察活動、撰寫論文活動等,而我們的工作室重在創新教研方式,積極開展‘問題——研究——改進——實踐’的教研方式,幫助教師解決實際教學中的問題。通過專題研討,也增強了自己對教研工作的理解,以研促學、以研促教”。
“以前這是鄉村教師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我們的校本課程在校內推廣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我們的工作室成員在國家級、省級中文核心等各類CN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八篇,帶動不少鄉村學校開始積極申報課題,論文撰寫發表的數量也明顯增多。除此之外,工作室還積極承擔校本課程研發、講授和指導工作。”韋鳳娣激動地說。韋鳳娣還告訴記者,在擔任鄉村首席教師三年期間,帶領青年教師成功申請省級課題一項(已結題),申報市級、縣級課題各一項。培養教師36人次在縣市級比賽中獲獎,其中輔導三名教師獲滁州市高中語文優質課大賽一等獎、兩名教師獲縣級優質課一等獎。
定遠縣教體局師訓中心主任武紅告訴記者,首席教師工作室將一批鄉村教師凝聚起來,構建鄉村教師專業成長的學習共同體,大家比學趕超、爭先進位,所有成員均有獲獎。通過三年的努力,現在全縣40個鄉村首席教師工作室活動規范化,工作有謀劃、有思路,通過學習研討常態化、磨課研討為載體、專題講座搭平臺,為推動教育改革,為落實立德樹人總目標、助力“雙減”出實效、學習研討新課標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首席教師的示范引領有了進一步的增強。
青年教師有了“領頭雁”
“我是非常熱愛教師這份工作的,出于對教學的熱愛,同時又想著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當時就一心想加入這個工作室學習,后面也成功加入到了李文慧老師的工作室中。”來自定遠縣西卅店學校的教師王平說出了她當時加入首席教師工作室的初衷。“說真的,加入李文慧首席教師工作室這三年來,對我的幫助是特別大的,剛加入工作室那會我剛接手學校的班主任工作,當時對于班主任這塊工作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去做好。后來工作室每次教學研討的時候,李文慧和工作室其他老師都會分享他們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經驗和好的做法,這些做法讓我在后面的工作中受益匪淺。在工作室各位老師的幫助下,現在我的課堂更有活力,學生成績明顯提升,贏得了學生、家長以及學校的信任,所以學校也讓我一直擔任九年級畢業班的班主任。”王平對于加入李文慧首席教師工作室三年來的收獲有著深刻的體會感悟。
對于王平這三年在工作室的成長,工作室主持人李文慧是有目共睹。李文慧告訴記者,王平所在的學校是工作室成員里離縣城最遠的,每次教學研討路上都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到。“2021年9月的一次觀摩課,當天天氣十分炎熱,觀摩課后的研討課,王平等幾位老師非常專注,一直研討到晚上10時多,都忘記吃飯了。當時王平的孩子才剛出生幾個月,但是她為了能盡快提升自己,每次工作室的教學研討都是全身心地參與其中。”李文慧補充說。
“在這里,我們有專業的學習引領、有深度的課題研究、有真摯的交流空間......一直以來,我們本著對語文教學的初心,在努力追尋著簡約質樸而又內蘊豐富的語文課堂。回顧自己三年來在工作室的點點滴滴,便是一種忙碌中擁有進步的快樂”。魏明菊是韋鳳娣首席教師工作室的成員,說起這三年在工作室的收獲,她也是深有感觸:“在工作室里,濃濃的學習氛圍深深地吸引著我。韋老師為了能更好地引領我們走在學習的路上,特別從網上購買名家課程供我們學習。為了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精品課,韋老師讓我們嘗試同題異構課。我們在一起共同學習、探究,然后各自設計自己的公開課。可以說正是通過首席教師工作室這個平臺,一步步地引領我們前行,在更大程度上激發自身潛力。”
同樣,來自定遠縣永康小學教育集團的教師趙寶龍是邵國輝首席教師工作室的一名成員,對于在工作室的三年,他表示有著非常大的收獲。“主持人邵國輝老師經常指導我們利用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讓我們重視信息技術對數學教學改革的推動作用。這些知識對我的成長非常有幫助,我進一步學習了制作課件、制作微課、使用智慧課堂、使用希沃白板、手機電腦多屏互動等信息技術,通過工作室的研討交流,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教研方式,也提升了我的信息素養。現在這也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讓我擔任學校數學教研組組長,在這個崗位上,我可以更好地進行教研工作,一方面加強學校的教研組建設,另一方面聚焦教學難點、創新教研方式,積極組織承辦學校各類教研活動”。
“三年來,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思想的轉變,由一開始被動參與到現在主動想參加,對教研的認識也發生了轉變。以前不知道怎么去做課題,想學習沒有路徑,但是現在通過首席教師工作室這個平臺,我能接觸到很多的學習資源,李文慧也會經常組織我們外出學習,獲取相關信息交流的機會也更多了。現在我們工作室的幾位老師都覺得做課題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都非常愿意去做課題,每次教研都有明確的主題。”定遠縣東興學校教師肖虎對自己加入工作室三年來的變化也是深有體會。肖虎表示,雖然三年來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要想做好教研還要有豐厚的理論知識,接下來會帶著加入工作室的這份初心,繼續做好教學教研,帶動學校更多教師加入進來。
一位首席教師輻射一個區域
一個鄉鎮的教師有很多,可鄉村首席教師畢竟有限,首席教師工作室的成員也不多,如何才能實現“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當地鄉村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的目標呢?
在定遠縣,首席教師工作室基本都以鄉村首席教師為核心,以片區幾所學校為單位,一位首席教師負責一個片區,形成了片區學科教師的發展共同體,帶動本鄉鎮或學區的教師教科研工作。這樣,通過積極發揮鄉村首席教師示范引領作用,帶動當地鄉村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提高鄉村教育質量,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
該縣教體局師訓中心主任武紅告訴記者,根據安徽省有關文件規定,全縣40位鄉村首席教師除了承擔所在鄉村學校正常教學工作外,還需發揮教育教學示范帶動作用,通過聽課評課、示范課、專題講座、師徒結對等方式,承擔本鄉鎮青年教師培養、指導任務。同時,還要緊跟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前沿,引領、帶動本鄉鎮或學區的教科研工作,任期內取得標志性成果。“所以為了能讓更多的老師參與進來,我們每年除了省級、市級課堂申報外,額外增加了縣級課題申報,為一些之前沒有做過課題申報的老師提供了一個跳板。”武紅介紹道。
“鄉村首席教師試點工作自2019年實施以來,我們通過加強首席教師工作室的建設,加強首席教師業務指導和培訓,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本區域鄉村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真正實現以點帶面、整體提升的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目標。”定遠縣委教體工委副書記黃如勇對首席教師工作室三年來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于接下來的發展,他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工作室成果的推廣及應用,做好輻射示范,推動我縣教育事業持續均衡優質發展,為助力鄉村教育振興貢獻定遠智慧與力量”。
首席教師三年工作總結交流分享會現場
武紅(中)對鄉村首席教師現場給予指導
李文慧首席教師工作室開展教學研討
韋鳳娣(右三)現場分享工作室經驗
【后記】
經過三年的探索,定遠縣鄉村首席教師工作制取得了顯而易見的成效。但是這個成效不僅僅是一個個羅列的獎項,而是一位位普通的鄉村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成長收獲后的喜悅,更是為鄉村教育振興戰略提供了新的動能。
□本報記者丁亞東
□圖片由本報記者傅軍攝
關鍵詞: 青年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