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雙減”政策落地以來,肥東縣各中小學聚焦師生、家長關心關切的問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學提質增效,消除家長的焦慮情緒,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資料圖)
加強組織領導 把住減負“根本點”
一年來,肥東縣成立“雙減”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落實“雙減”工作專項督導半月通報制度,有針對性地開展“雙減”專項工作檢查。從縣級層面組織召開“雙減”工作座談會、推進會,進一步明確“雙減”工作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組織實施等相關內容。從學校層面組織召開教師會、家長會,領會好“雙減”核心要義,形成多方合力,促“雙減”真正落實到位。
規范辦學行為 盯住減負“關鍵點”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該縣成立三個調研組,通過“四不兩直”方式,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雙減”工作調研。成立四個督查組,先后對店埠鎮、經開區、撮鎮龍塘等轄區所有證照齊全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多輪次專項督查。
強化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全面推行“黑白名單”、信息公開制度,強化培訓機構收費、預收費監管,規范教育廣告等營銷行為,加強教師資格、培訓教材、培訓課程、培訓秩序等方面的管理。
強化校外培訓整頓。建立動態督查機制,嚴肅查處存在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借機斂財、虛假宣傳、與學校勾連牟利等問題的校外培訓機構。截至目前,肥東縣有營改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8家,核發辦學許可證8個,壓減率87%,上述8家學科類培訓機構都是以前取得辦學許可證再重新審核的。肥東縣已不再審批新的面向學齡前兒童、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
提升教學質量 聚焦減負“中心點”
一直以來,學校都是“雙減”政策落地實施中的排頭兵。為強化學校的教育主陣地作用,全縣各校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應教盡教,校內學足學好。為此,該縣組織修訂中小學教學常規和分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指導學校健全教學管理規程,落實課堂教學基本要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據介紹,肥東縣實驗小學抓常態化教學,向課堂每一分鐘要質量;每兩周開展一次“同課異構”,精磨實驗課,扎實日常課;每周五下午召開業務學習交流分享會,狠抓“青年教師大練兵”。肥東縣陳集學校以學段為單位組織教師集體備課,著重研討如何設計課堂三單(預習單、學習單、監測單),并以“三單”為抓手,確保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開展協同學習、互助式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肥東縣龍塘學校倡導教師之間相互聽課,每聽必評,達到教師間相互促進、相互督促、共同提高的目的。
合肥師范附小肥東分校教師帶領學生開展繪本閱讀活動
合肥師范附小肥東分校足球社團學生奔跑在操場上
肥東縣實驗小學祥和路校區舉行拔河比賽
加強作業管理 抓好減負“提升點”
“雙減”之后,作業該如何布置,多少題量合適,難度如何把握,時長如何控制好......這些都給“雙減”后的作業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此,該縣統一方向,明確“雙減”不再打時間戰,不再搞題海戰術,優化作業設計,既有分層,也有分類,力求“瘦身”增效。
在肥東縣東城實驗小學,分層作業日益成熟,越發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該校分年級、分學科,以教研組為單位積極開展課時作業、單元作業、期末評價作業命題設計研究,從單元視角整體規劃作業,通過選編、改編、創編三個路徑設計練功房(基礎必做題)、聰明屋(提升選做題)和智慧宮(綜合選做題)三個層次作業。
安徽師范大學附屬肥東實驗學校實施校本作業三級管理,即骨干學科教師設計校本作業,備課組長初審,并由教研組長和學科骨干教師最終定稿。學校成立領導小組加強督導,督導的內容包括作業數量、難度和教師批閱、輔導、落實情況等;所有檢查記錄和績效、評優、評先掛鉤。
肥東縣龍塘學校以年級組、教研組為單位,統一作業要求、統一作業量,做到重點突出、形式多樣、精選精練,切實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為檢查檢驗學生作業負擔減輕情況,該校不定期地開展由教務處牽頭,年級組長、教研組長、校骨干教師參與的學生作業檢查反思提升活動。
肥東縣店埠學區中心學校心理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
肥東縣龍塘學校社團活動吸引了學生積極參與
落實課后服務 尋求減負“成長點”
肥東縣實驗小學立足課堂,教研活動氛圍濃
肥東縣堅持多措并舉,注重課后服務質量,滿足學生和家長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各中小學本著家長、學生自愿參加的原則,豐富課后服務內容。在探索“1+X+1”的模式基礎上,根據學校實際,形成符合學校辦學實際的課后服務模式,形成“一校一品”。
肥東縣第三中學注重構建多樣化課程體系,學生家長通過掃碼填答網絡問卷的方式,自選課后服務套餐。在充分了解學生和家長的意愿及需求基礎上,學校結合實際情況,構建了課后服務多樣化課程體系:減負提質的作業課程+豐富多彩的社團課程+專長訓練的特色課程等。
肥東縣店埠學區中心學校從課后服務庫中,選擇優質培訓機構進校園進行課后服務。該校實施“雙師”課堂模式,確保個性化課程有量有質。同時,采用“雙評價制度”模式,即“家長學生評價”制度和“教務組教師評價”制度。學期中期和期末,學校向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和家長發放電子版“課后服務問卷”調查表,問卷的滿意度作為下學期是否引進的依據,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改正。
肥東縣實驗小學祥和路校區成立閱讀項目組,打造“書香少年”閱讀項目,先后開展“讀書節”“親子閱讀”“我與圖書館合張影”“第一屆書香班級、書香家庭、書香少年”評選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帶來的樂趣。此外,學校還開設了足球、啦啦操、體育舞蹈等多個社團,制訂學生體育達標方案,保證校內每天不少于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合肥師范附小肥東分校秉承“家校共育,親子共讀”理念,讓濃濃的書香飄溢在校園和家里。肥東義和尚真中學積極打造“國學尚文+藝體尚雅+科創尚新”特色課后服務(社團活動),實現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加強家校共育 扭住減負“平衡點”
減負成效到底如何,需要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和成才觀,與學校同頻共振,協力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成長。為此,肥東縣各中小學充分利用各級學校網站、微信公眾號、家長群、家長會等宣傳渠道,廣泛宣傳“雙減”重要意義,設立舉報電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每年暑假期間,全縣各中小學組織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開展“大家訪”,深入學生家庭,了解學生在家里的生活,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成效明顯。各中小學還積極宣傳本校的好經驗、好做法,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轉眼間,該縣“雙減”政策落地已有一年,教風、學風愈發純正,作業設計也越來越科學合理,深受學生和家長好評。
肥東縣店埠學區中心學校戲曲社團成果展示
□本報記者程榕娟、通訊員昂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