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電影已進入收官階段。燈塔數據專業版8月30日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檔票房已達90.64億元,較去年暑期檔總票房增長22.8%,票房走高靠的是部分影片的成功,影院人流量的回升不及票房增幅。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市場信心回暖的信號,但未來能否持續向好,要看是否有好的電影上映來決定。
今年暑期檔,《獨行月球》是最大贏家,截至8月30日票房已達28.8億元,貢獻了暑期檔總票房的近32%。暑期檔另外兩部超10億元票房的電影為《人生大事》和《侏羅紀世界3》,分別報收17.1億元、10.6億元票房,分別貢獻18.8%和11.7%的暑期檔總票房。
與票房迅速回暖不同,影院的人流量回升緩慢。據燈塔專業版數據,今年暑期檔觀影人次為2.32億,相較于去年同期僅增長了14.3%。
記者走訪多家廣州電影院發現,人流量的確不高,一些電影院的宣傳海報更是長期未更換。有影院負責人向新快報記者表示,今年暑期檔票房可能確實較往年好一些,但并不明顯。受上半年疫情影響,有影院今年綜合來看仍處于虧損狀態。位于正佳廣場的廣州飛揚影城暑期檔票房最高。飛揚影城今年7月票房較去年同期提高29.1%,觀影人次提升26%。而在2019年,飛揚影城7月的票房達602.9萬元,觀影人次10.7萬。
暑期檔票房爆款電影背后是一眾影視龍頭,但從影視股的走勢看,票房走高似乎并未傳導至資本市場。《獨行月球》上映后,電影的出品發行方中國電影股價并未受此帶動,整個8月,中國電影股價跌去9.54%,阿里影業7月和8月跌去21.8%。《人生大事》票房走好,但萬達電影七八月共跌去16.3%。
近幾年,受疫情影響,影視公司業績持續走低。2022年上半年,電影行業在制作和院線兩端受困,萬達電影、橫店影視分別虧損5.8億元、0.68億元;中國電影上半年雖盈利0.2億元,但較去年同期下降93.39%;光線傳媒主營業務中電影相關收入已連續多期下降,半年報顯示其電影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27.37%。
業內人士認為,暑期檔票房雖然回暖,但可否走出低迷期,仍然存在不少的變數,影視行業興衰取決于影視作品的質量。為保持市場信心,中國電影在8月30日的業績會上重點提及公司正在拍攝制作中或等待上映的電影約30部,在籌備開發中的電影24部,今年底前還會有一批優質進口影片上映。擬于下半年上映的影片有《長空之王》《中國乒乓》《媽媽!》《熱烈》等。《流浪地球2》目前正在后期制作中,計劃于2023年春節期間上映。(見習記者劉艷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