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臺風“海葵”外圍殘留云系和季風影響,珠江三角洲多個市縣已經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且研判認為降雨過程將持續(xù)影響我省,發(fā)生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和城鄉(xiāng)內澇風險極高。根據《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和省防總有關規(guī)定,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決定于9月8日1時30分將防汛IV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要求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按照職責分工和預案規(guī)定,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研判災害風險,及時提升應急響應等級,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強降雨防御工作,全力以赴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另外,從天氣雷達回波圖看,截至9月7日23時36分,強降雨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粵北南部地市。目前,廣州、深圳、東莞等地已啟動23個暴雨紅色預警。同時珠江口東側風雨較大,深圳多區(qū)已經啟動強季風藍色預警。
廣州暴雨預警圖
綜觀7日,珠三角多地持續(xù)降雨,累計雨量較大。比如在深圳,過去24小時龍崗、鹽田、羅湖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最大24小時雨量為372.8毫米,根據雨量統(tǒng)計標準,24小時累計雨量超過250毫米就達到最高級別的特大暴雨,深圳7日降雨也達到今年最大。
全省降雨圖
此次珠三角多地降雨主要是受臺風殘余環(huán)流疊加季風影響所致,也使得降雨具有“突發(fā)性強、短時雨強大、局地列車效應明顯”的特征,比如過去2小時和3小時,深圳的最大滑動雨量分別為195.8毫米和246.8毫米,并均出現在鹽田區(qū)正坑站,也破該站點24小時降雨歷史紀錄。
深圳降雨圖
什么是降雨的“列車效應”呢?這種現象是指,長時間的降水并不是因為一塊穩(wěn)定不動的降雨云團造成,而是對流系統(tǒng)反復生成發(fā)展,使很多降水云團先后經過同一個地方,造成同一地區(qū)出現長時間降水的情況,就像列車的不同車廂先后經過同一塊鐵軌一樣。
從天氣雷達回波圖可以明顯看出,僅從7日22時12分-23時36分,降雨云團大致按逆時針旋轉方向,持續(xù)從海上向珠江口東側移動,由此給深圳帶來持續(xù)性強降雨。目前強降雨也呈帶狀分布,主要出現在深圳龍崗、羅湖、鹽田,具有明顯的“列車效應”。
深圳市氣象臺23時發(fā)布天氣預報顯示,深圳多地降雨還將持續(xù),7日夜間至8日早晨6時仍有100—150毫米降雨,局地200毫米。滑動24小時雨量可能突破500毫米。
持續(xù)性強降雨也對廣深等地航班造成影響。截至9月8日0時,飛常準平臺顯示,當前廣州白云機場、深圳寶安機場進港航班陸續(xù)開始備降。深圳寶安機場目前顯示大面積延誤,廣州白云機場情況稍好但也已經顯示小面積取消。有7日晚飛廣州的旅客告訴記者,目前已經備降到了長沙黃花機場,起飛時間待定。
省氣象臺預計,8日-9日,受“海葵”殘余環(huán)流和季風影響,我省仍有強降水。
具體來看,8日,珠三角市縣、清遠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粵東市縣、云浮、茂名、陽江和韶關有大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縣陣雨局部大雨。
9日,粵西市縣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珠三角南部和粵東沿海市縣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余市縣陣雨局部大雨。
10日,南部市縣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余市縣陣雨局部大雨。
廣州市區(qū),8日,有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氣溫在24℃—28℃之間;9日,多云到陰天,有中雨,氣溫在24℃—30℃之間;10日,陣雨,氣溫在24℃—32℃之間。
氣象部門提醒,需繼續(xù)防御強降水引發(fā)的內澇、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
■鏈接:城市內澇怎么辦?受“海葵”殘余環(huán)流和季風共同影響,廣東多地已發(fā)布了最高級別的暴雨紅色預警信號,一定要注意防范持續(xù)性強降水及其引發(fā)的城鄉(xiāng)積澇、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
1.地勢低洼的居民住宅區(qū),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圍”措施,如砌圍墻,大門放置擋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底樓層居民家中的電器插座、開關等應移裝在離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積水觸電傷人。
2.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盡可能繞過積水嚴重地段,如果確實避免不了在積水中行走,應仔細觀察路面情況,遠離旋渦和泉涌,防止跌入窨井及坑(洞);遠離電力設備,避免漏電觸電。
3.出現內澇時,迅速選擇地勢高、牢固的建筑物進行躲避,同時保持警惕,以方便更換躲避場所。暴雨來襲前,提前轉移安置個人車輛,不要等到積水后冒險入車庫開車。
4.駕駛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應盡量繞行,避免強行通過。當汽車在低洼積水處熄火時,人千萬不要在車上等候,要迅速下車到高處等待救援。
(來源:南方+ 記者:張子俊 劉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