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娟 代勛 康劍平
“東漢南陽太守羊續,為官清廉,懸魚拒禮以明志;慈利革命前輩袁任遠身為中紀委干部,家風清正,不為子女親戚謀福利,堪為楷模。追古思今,前人篳路藍縷,廉潔奉公,流芳百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21日,慈利縣舉行“我眼中的紀檢監察人”演講比賽暨紀檢監察系統警示教育大會。舞臺上,從演講比賽到警示教育再到文藝匯演,“廉”珠成串,將一個個廉潔故事娓娓道來,又生動展現新時代清廉慈利建設成果,讓紀檢監察干部于潤物細無聲中接受廉的浸潤。
廉潔故事傳承廉潔文化
“您可知道您的心里其實藏了個賊嗎?”第1名選手萬笛的開場發問,拉開了演講比賽的序幕。
舞臺上,來自全縣紀檢監察系統的10名參賽選手圍繞“我眼中的紀檢監察人”這個主題,用精彩的演講、動人的故事,一展慈利紀檢監察干部鐵軍風采,同時也潤物無聲地把廉潔文化傳遞了出去。
“你個臭小子,當個紀檢干部沒幾年,真以為自己是包青天啊,連自己叔叔都查。”執紀審查遇到熟人怎么辦?東岳觀鎮紀委書記王懋絲毫沒有手下留情,第1個就從自己的叔叔查起,卻成了老爸眼中六親不認的人、親戚眼中的白眼狼。在熟人面前堅守,在人情面前說不,這是王懋眼中紀檢監察人應有的清廉底色。
從羊續懸魚拒禮到一生清廉的楷模袁任遠,從靠不住的小舅到基層廉政建設標桿于進,再到鐵面無私的“打鐵人”王作巖。一個個榜樣人物、一段段廉潔故事,傳遞出了崇廉尚廉行廉的時代強音。
清風傳家筑牢后防線
“媽,兒不孝啊!”“兵兵,兵兵,我的兒啊。”會見視頻接通的一剎那,白發蒼蒼的老母親看見身穿囚服的兒子,泣不成聲,那頭的田小兵(化名)亦聲淚俱下、悔恨不已。這是“宣廉輕騎兵 唱廉送清風”主題活動中漢劇小戲《風雪見真情》中的一個鏡頭。
一念之差,成了一墻之隔。直擊心靈的演繹讓坐在臺下觀看的紀檢監察干部及家屬深感震撼。
清風正氣,離不開清廉家風滋養,離不開每一個家庭參與。慈利縣將清廉家庭與廉潔文化融合共建,堅持正面引導和警示教育并舉,組織全縣紀檢監察干部及其家屬觀看了警示教育片,用典型案例活教材教育引導干部家屬當好廉內助。
會后,一名紀檢監察干部家屬深有感觸地說:“作為家屬,我們一定要筑緊筑牢廉政后防線,時刻提醒家人和身邊人,恪守道德和法律,確保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讓全家福變成全家‘覆’。”
文藝唱廉清風吹萬家
什么形式的廉潔文化,能夠讓干部群眾看得懂、聽得進、記得牢?唯有融入基層、走近群眾、深入民心。
在慈利,有一支“宣廉輕騎兵”隊伍,為慈利的廉潔文化建設發揮了有力作用。這支宣廉隊伍堅持古為今用,持續挖掘、激活本土文化資源中的廉潔因子,用漢劇小戲、歌舞、小品等土味足、廉味濃的文藝作品,講好講活廉潔慈利的生動故事。
活動當天,宣廉輕騎兵為觀眾們帶來了表演唱《駐村干部到我家》、小品《心結》、漢劇小戲《風雪見真情》等5個廉政文藝節目,既彰顯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又賦予廉潔新內涵,實現潤物細無聲廉政教育。此前,宣廉輕騎兵還到該縣財貿戰線、龍潭河鎮、通津鋪鎮長峪鋪村等開展了巡演,從機關到基層、從社區到鄉村,清風正氣正徐徐吹進千家萬戶。
廉風習習沁心脾,溇澧大地氣象新。“今后,我們將持續總結、推廣清廉建設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創新展示縣域清廉建設的新面貌、新風尚,挖掘清廉慈利文化特色,打造清廉慈利文化品牌。”慈利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說。
關鍵詞: